盗贼男扮女装,强盗抬着病女出城,于成龙:给我拿下

发布时间:2025-09-18 08:40  浏览量:2

于成龙历史上确有其人,是清朝初期的名臣,关于他断案如神的传说有很多。于成龙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闻名大清朝的政坛,三次被举“卓异”,被康熙大帝称赞为“清官第一”,深得老百姓的爱戴。

话说山西永宁人于成龙,在担任中丞的时候,依照惯例到属下州县巡视。到了江苏高邮的时候,正好遇上一个案件,当地官员束手无策。案件是这样的,有一个富户准备嫁女,筹备了很多嫁妆。可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盗贼在墙上打穿一个洞,把所有的嫁妆都偷走了。

于成龙当即传下命令,关闭所有城门,只留下一座城门,供人进出。在这座城门里,派出许多捕快,严格盘查行人。同时在城内张贴布告,告诫人们早点回家,第二天不要出门,将会在全城里挨家挨户展开大搜查。

吩咐完这些,于成龙又悄悄找来捕快头目,让他叮嘱捕快们暗中留意,一旦发现有人多次进出城门,就把他们抓起来,带到衙门里来。

当天下午,捕快们发现有两个人多次进出城门,就把他们抓了起来。可是,他们什么也没有携带,搜他们的身上,也没有发现赃物。捕快们把两人带到于成龙面前,并将搜查结果向于成龙汇报了。于成龙说:“这两人就是盗贼无疑,马上审问。”

可是,两人极力分辨,他们不是盗贼,之所以多次往返,是到城外有事要办。于成龙根本就不理会他们的辩解,下令捕快脱下他们的衣服搜查。果然,脱下他们的外套,在他们的身上,套着两套崭新的女人服装,正是富户丢失的嫁妆。

原来盗贼们看见城中张贴的告示后,担心第二天城中大搜查发现赃物,功亏一篑,就打算把值钱的便于携带的东西,往城外转移。只不过东西太多了,只得多次往返。想不到,正好中了于成龙的圈套。

还有一次,于成龙担任广西罗城县的县令,因公到邻县出差。这一天清晨,于成龙经过城郊的时候,看见两个人用床抬着一个人。那人侧躺着,身上蒙头盖着一床大被子,枕头上露出头发,头发上别着一支凤钗。旁边跟着三四个健壮的男人,不时地用手掖着被子。走了一会,停下来,再换上另外两人抬着。

于成龙觉得奇怪,就打发衙役过去询问,他们说妹子回娘家玩,突然生病,快要死了,赶紧把她送回婆家去。

于成龙边走边思考,走了大约两三里路,他又让衙役回去看看,担架抬进了哪个村子里。衙役悄悄地跟着他们,看见他们进了一个村庄,来到一户人家门前,打屋里出来两个男人,把他们迎了进去。

等到那户人家把门关上,衙役才转身回去,把情况对于成龙说了。于成龙点点头,说声辛苦了,让他退下。于成龙找到此县的县令,询问最近有没有发生抢劫案?县令连说没有。按照当时朝廷的规定,对于官员的考核很严厉,一旦发现重大案件没有破,官员的政绩和前途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官员们往往欺上瞒下,隐瞒实情。

于成龙当然清楚这一点,他见县令不肯说,就叫来衙役出去,走街串巷,暗暗探访。还真让衙役探听到实情。最近,有一个大户人家遭到强盗入室抢劫,强盗用炮烙之刑逼问拷打财主,导致财主死亡,强盗们还抢走了财主家里的金银财宝。

听完衙役的汇报,于成龙就让衙役去大户人家里,把大户的儿子叫来,询问案情。大户的儿子矢口否认。于成龙诈他,说道:“强盗已经被我们捉拿归案,他们已经招认了,你怎么还不承认?”

大户的儿子这才承认事实,跪下给于成龙叩头,让他做主,给父亲报仇。于成龙拉起他,让他跟着一起去找县令。县令看见大户人家的儿子,知道瞒不住了,就向于成龙解释,之所以隐瞒,实在是有苦衷,希望他能谅解。于成龙微笑着说:“我已经给你破案了,你还有什么担忧的?”

于成龙让县令派出捕快,跟着那名衙役,夜里四更出发,到村庄里抓人,一共抓到八名强盗。现场审问,他们都低头认罪了。问病妇是谁?去了哪里?强盗招供说:“那一晚抢了钱财后,住在妓院里,与一名风尘女子合谋,让她装病躺下,把抢来的金银财宝放进被子里,抬出了城。后来,分了一点赃物给她,让她回城里去了。”

案子告破后,大家都佩服于成龙断案如神,问他怎么会怀疑上那些人的?于成龙笑着说:“没有别的,就是观察仔细而已。”

他解释,哪有男子把手伸进妇女的被子里面的?这不符合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说明被子里有其它的东西,而且他们不时地换着抬担架,说明担架很重,不可能只是一个女人的重量。还有一点也很重要,担架到了婆家,应该有女人出来迎接,可是只出来了两名男人,而且两人看见担架来了,一点也不惊讶,更没有询问。所有这些,都于情于理不合。因此才敢断定,他们必是盗贼无疑。

(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