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二小姐弥留之际仍然坚持特立独行,着女装入殓,死后被葬于美国

发布时间:2025-08-31 18:43  浏览量:7

孔二小姐:名门闺秀和“混世魔女”

1994年9月10日,96岁的宋美龄远渡重洋,从美国飞回台湾。其实这趟旅途,她年纪实在大了,身子骨也不比当年。但她执意回来,只为看一个人——外甥女孔令伟,外人都叫她“孔二小姐”。

说起孔二小姐,坊间的风评比宫廷剧还精彩。有人把她叫成“混世女魔头”,有人又爱管她叫“穿男装的女人”。这些带刺的外号,她大约早就听腻了。可偏偏,宋美龄却把这个桀骜不驯的外甥女当宝贝,事事袒护。孔二小姐仗着家里势大,做事极其随性,惹了祸也能全身而退。晚年被癌症困住,她还是老样子——任性、倔强、带着说不清的孤傲。就连死后,都要换成女装才肯安葬,倒像存心跟世界赌气。

她这一生,为什么能如此肆意?而宋美龄,究竟是怎么看待她的?

很多传奇家族的故事,到头来都成了茶余饭后的“段子”。但孔二小姐的身世单拎出来,也算得上戏剧感十足。1919年,她出生在那一票被后人称为民国“四大家族”的“宋”、“孔”之间,母亲宋霭龄,父亲孔祥熙;她的小姨们呢?一个叫宋美龄,一个叫宋庆龄。姨父就更不得了:一个蒋介石,一个孙中山。这样的亲缘网,实在让外人连上门提亲都得仰视三尺。

这家人子女不少,可孔令伟偏偏最得宠。大概也是因为,她和家里那些循规蹈矩的小姐们不一样。她打小就不爱穿裙子,理个利落的大背头,习惯一身西装,还喜欢夹着雪茄,脚踩长靴。有人路上看见孔二小姐,十有八九会以为是哪家公子。然而这位二小姐,性格比这打扮还要“块头”大。

家里人一开始还乐呵呵,觉得小女孩性子直爽。可时间久了,家人也头疼。十三岁,别人家小姑娘还在练钢琴、学规矩,她已经能骑马射击,汽车说开就开。房间里摆着一排枪,枕头底下藏着左轮。老话说“有靠山,底气就壮”。她这底气,简直“顶天”。常有人说,没人敢管孔二小姐做什么,连官方都要让一让。

有一回,她在南京城里开车,没把行人放在眼里。警察不识她大名,把她带住。她脾气起了,当街朝警察开了枪。消息传得满城风雨,家里人最后“摆沙场、发银子”给人善后,事情便也消停。民间那阵子流行一句自嘲:“出门最好别太显摆——见着孔二小姐,小心大祸临头!”这话看着是玩笑,可藏着胆战心惊。

孔令伟目中无人到什么程度?扳着手指头数,不止小老百姓,连有头有脸的大人物都不放在眼里。官府有地盘的地方,遇上孔二想去,就得把横杆抬高让她过。一回,政府把重庆温泉区封了线,她想进去玩,谁敢拦?正巧交通部的朱一成也在那边转悠,他逗了一下孔二小姐的狗,结果被她的手下揍得鼻青脸肿。朱一成不是小人物,捂着伤口找上孔祥熙哭诉——“你闺女欺人太甚!”孔家还是那一套,赔钱、道歉。这朱一成也不是吃素的,敲上一笔巨资去美国修养,这事也就过去。

她“混世”的故事还有不少。蒋介石身边要紧的文件,被她翻了扔进乱堆,结果几个将军急得团团转。谁要真以为蒋委员长家中威风能罩住她,那就太天真了。孔二小姐,一次次闯祸,自有人给擦屁股。你说人家气不气?气,可也没法子。

这些年头,孔家地位只升不降。孔祥熙掌着大把财政大权,中央银行、信托局、还有家业,统统归他调度。这样的大金库,孔二小姐想拿就拿。别看孔祥熙嘴上嫌女儿“不像姑娘”,实际行动上,从来没真管过。签文件、批人事,多少时候都是女儿在旁边打点。秘书们学得快,见了孔二点头哈腰,有公文先过她手。胆子大的官员,不光要送好处,有事还得请她“关说”一把。有人说:“得罪了蒋公还有余地,得罪了孔二小姐,怕是连前程都断了。”

论起“混圈子”,孔令伟俨然成了山头老大。送钱、送物、巴结、拍马,无一不有。而“收货人”一栏,写名写科长,闹出幺蛾子,下面自有“替死鬼”出来“顶缸”。你说这是不是乱?

但最让人咂舌的,还是“国难财”。抗战那年,汽油比金还贵。重庆到处挂着“一滴汽油一滴血”的告示。老百姓为一袋米折腰,前线官兵拼命。而这边,孔二小姐大张旗鼓地从美国运来成箱的家具、衣饰、香水,占着军用航线专门拉生活用品。老蒋气坏了,可碍着家族体面,到嘴边的话硬生生咽了回去。更别说,她一边倒卖物资,一边从香港运来稀罕玩意儿,坐地起价。风声再紧,也拦不住她手伸得长。当时人发狠:“她在,咱老百姓就别想太好!”

可光看她肆意,还真不全面。家里谁最护她?宋美龄。外面那个“女魔头”,在宋美龄跟前,倒像变了个人。小姨一句“我的贴心人”,就能让她温顺得像只猫。宋美龄不是光靠惯着,俩人还有一点“命运交错”的羁绊。抗战最紧张的年头,宋美龄去前线“督战”,孔二小姐非要让小姨坐最后那辆车。结果那车队,一路上前车被炮火打成碎片,她们却因这“较劲”逃过一劫。宋美龄心疼得不得了,甚至相信——这孩子就是上天的护身符。

人到晚年,命就拴到了一起。60年代初,孔令伟随父母定居美国。一家人后来又返回台湾,孔令伟便一直陪在小姨身边,替她打点一地的日常。有种说法,宋美龄的晚年,全靠外甥女陪着熬过去。

后来孔令伟检出癌症,偏偏依旧把性格那一套带进了病房。振兴医院本是宋家名下的大型医院,她生病住进去,还要一一“立规矩”——不准电梯载多人,不许院里设小卖部,甚至连助动车都进不来。别人住院唯求方便,她却要“特立独行”。医生劝她化疗,她不听,依然夜里起来抽烟喝酒。这身体,哪能受得住这样折腾?很快,病情一发不可收拾,从微恙到弥留,时间不过一两年。

最后关头,宋美龄心里明白,这是诀别。九十六岁的老人,赶着回到台湾,守在外甥女病床前。一个插着管子的老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哽咽着唤她的英文名“珍妮特”。那一刻,什么权势、是非,统统都没了意义。只是两个家人,深夜里依依惜别。

孔令伟走后的葬礼,有点戏剧感。她生前始终穿男装,死后却坚持穿了女装下葬,大概也是一场与命运的“和解”——曾经的“公子哥”,最后以本色女子的模样回归家庭。父母的墓在身边,这一家人总算又团聚。

有人说,孔二小姐这样的人物,可做反面教材;也有人忍不住议论,若没有那样的家世和宠爱,她的人生是否会有另一种结局?我们谁也答不出。她活在那个乱世,也活在了自己编织的官绅名利场里。是非成败,如今看,早就被时间一路冲洗得模糊了。留下这个奇女子名字,和一堆议论、是非,还有许多未完的猜测。至于她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怕也只有她和小姨宋美龄在天上才能细细说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