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退货率下,电商女装旋涡的“危险游戏”
发布时间:2024-08-05 18:48 浏览量:50
近日,某女装商家就在网上吐槽“退货率高达80%”登上热搜,引发不少同行共鸣。
有商家感慨:“今年夏装退货率都快达到90%了,卖十件退九件已经是常态。”
“退货率”缘何飞涨?难以忽视的平台规则:
“7天无理由”“运费险”“先用后付” 讨好买家却苦了卖家。
除了商家和消费者,电商平台设置的“配备运费险”“7天无理由退货”“先用后付”甚至是“一键比价”“满减”等一系列看似利好消费者、帮商家促销的举措,在不少商家看来,也是导致现阶段女装退货率一路飙升的重要原因。
众多商家认为,退货率明显走高,与平台机制密切相关,诸如比价系统、“退货运费险”、七天无理由退货和“仅退款”等政策催生了大量无效订单。
比价功能的上线,虽方便消费者货比三家,但相关商家表示,“买完后,系统会提示产品的降价信息,提醒消费者退货。”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消费者会选择退货退款。
源于2013年的退货运费险,为平台带来了至关重要的流量,在消费决策中,降低了消费者的退货成本;2021年推出的“仅退款”,进一步规定买家在电商平台购买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向平台维权,经平台审核通过后可实现仅退款,无须强制退货;七天无理由退货也赋予了消费者一项“反悔权”。
对于许多从业者来说,高退货率意味着经营环节的诸多问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高退货率也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信任度。频繁的退货可能使消费者对商品质量和商家服务产生质疑,降低再次购买的意愿,从而影响整个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发展速度。
最直接的影响便是成本大幅增加。
退回的衣服需经过消毒、熨烫、重新分拣包装等流程。
库存管理也同样变得棘手。
当一款衣服在平台上收到500份订单时,相关商家通常会囤货2000份。
然而若最终成交订单低于100份,退回和积压的货品卖不出去,最终只能当作尾货低价处理。
高退货率下的订单数量,甚至可能对库存管理产生误导。
围绕着“退货率高”,商家们纷纷呼吁电商平台对“运费险”施行改革,如取消强制运费险;另一方面,消费者却认为退货率高是因为有的商家货不对板,预售期太长等。
为降低库存率,部分商家尝试从预售期中探寻方法。
某商家把最新一批衣服的预售期设定为15天。
据某商家表示,这是因为先发出一批货,待收到“七天无理由退货”被退回的衣服,便可重新发给下一批预订顾客。
利润空间不断压缩,女装电商赚钱越来越难了。
部分规模较小和几乎没有品牌支撑的商家因亏损而黯然退出,留下来的商家不得不按照平均退货率,将退货成本综合考虑到商品售价里面,同时压缩各环节的运营成本,以保障企业生存。
这样一来,衣服面料等级、环保标准等降低,侵犯专利的仿品不断增加。
长此以往,女装价格不断攀升、质量愈发参差不齐、预售期逐渐延长、消费者满意度持续下降,退货率进入新一轮的高涨,从而陷入一个难以打破的僵局。
尤其对于女装,有网友称,“上门取件也极为便利,拍 10 件留 1 件,已成常态。”
这些规则本为打造更优质的电商消费体验,如今却成为部分“羊毛党”眼中的规则漏洞。
除了层出不穷的个人薅羊毛,大规模的羊毛党也屡见不鲜。
曾有人从电商平台大批下单含运费险的衣服,等货收到了再进行退款,这时候选择自行寄件退回,每单运费险可能会赔付8块到十几块不等,但是实际帮他发货的每单运费才两三块,平均下来每退一单大概就有6元以上的利润。
“滥用规则,恶意退货的这部分人无疑也拉高了退货率。
权威人士表示,对于大规模依靠运费险赚取差价的行为,其本质上属于保险欺诈行为,违背了运费险产品设计的初衷。他表示,应由运费险承保单位会同平台方进一步完善运费险保险规则,从源头上杜绝薅运费险的“羊毛党”。同时可提请相关政府部门,加大打击力度。
女装因其时尚属性较强,款式多样,颜色及面料选择也比较多,消费者实际收到货后出现颜色差异、尺码不合适、面料触感、或者实际上身效果不满意等情况的概率会相对较大,这实际上对审美、材质和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女装厂商则需要持续提升自身的消费洞察能力,利用好电商大数据即时调整女装产品的研发设计方向,建立起针对女装细分市场的柔性供应链快速反应机制,强化品牌属性,依靠产品差异化避免恶性竞争,形成有利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正向循环机制。
- 上一篇:有哪些性价比高的小众品牌女装?
- 下一篇:注释女装 初秋中性风穿搭 简约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