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男扮女装”偷公司!长发渔夫帽下,竟是年薪15万的IT男?

发布时间:2025-09-25 22:40  浏览量:1

“深夜工厂监控里,一个长发披肩、身穿女装的‘神秘女子’潜入仓库,精准盗走30万元软件——直到警方破案,才发现‘她’竟是公司的IT工程师!”

图片来自东方110

2025年7月,上海闵行区一家工厂发生离奇盗窃案,嫌疑人男扮女装翻墙行窃,却因“平底鞋步伐太僵硬”被民警识破。更让人唏嘘的是,这位“女装大佬”竟是月入过万的软件设计师,盗窃动机只是为了“凑钱回老家盖房”。

图片来自东方110

今天,我们从法律视说说这起“职场版变形记”,看看为什么有人宁愿冒险伪装,也不愿走正道赚钱?

时间线:

- 7月25日、28日深夜:长发“女子”两次潜入工厂仓库,盗走22套授权软件(价值30万);

- 7月29日:工厂报案,警方调取监控发现“女性嫌疑人”;

- 关键破绽:嫌疑人翻墙动作笨拙、平底鞋步伐僵硬,民警怀疑是男扮女装;

- 追踪锁定:通过河滨步道动线分析,锁定短发骑电动车的葛某;

- 最终抓捕:民警在地下车库找到电动车,敲门抓获葛某。

反差细节:

- 白天:葛某是公司软件部门员工,年薪15万,靠自学拿下本科文凭;

- 夜晚:戴假发、穿女装、翻围墙,专偷自己公司软件;

- 动机:为凑齐老家盖房款,以为“男扮女装能混淆侦查”。

图片来自东方110

葛某退赔了全部损失,但仍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原因在于他的行为完全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1)量刑标准:30万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 根据《刑法》第264条,盗窃公私财物价值30万元以上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 即使退赔赃物,也属于“事后补救”,不影响定罪,仅可能减轻处罚。

(2)“男扮女装”是否加重处罚?

- 司法实践中,伪装身份作案属于“预谋性强、手段隐蔽”,可能被认定为“情节严重”;

普法提醒:

- “退赔≠免责”!民事赔偿只能减少刑期,不能消除犯罪记录;

- “伪装≠高明”!现代刑侦技术(步态分析、轨迹追踪)早已能识破简单变装。

图片来自东方110

这起案件仿佛现实版《猫鼠游戏》——

“有人用变装追求刺激,有人用技术挑战法律,但最终都逃不过一副手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