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女装到底是给谁穿的?比童装还小的尺码正在霸凌中国女性

发布时间:2025-07-24 22:27  浏览量:1

衣服应该服务人,而不是束缚人

“昨天和朋友去线下逛街,走进第一家,最大码L款,然后又去了一家,这家更好,那衣服别说我们了,十几岁的孩子都不一定能穿。”

这段网友的吐槽引起广泛共鸣。最近,有团队实地探访多家网红女装店,结果令人震惊:不少网红女装的上衣尺码竟比童装还小。某知名连锁品牌童装T恤肩宽为43cm,而部分网红女装的肩宽仅为30cm左右。

这不是错觉。多位体型不同的体验者试穿后反馈,这些衣服虽勉强可以上身,但普遍存在勒肩、勒胸的问题,活动时明显感到束缚。走进这些网红店铺,你会发现衣服的“均码”实际上仅相当于小码甚至加小码。当“纤瘦”成为均码的默认标准,普通身材的女性被推向“胖女孩”的阵营。

01

荒诞的尺码标准:50公斤以下的“完美身材”

网红女装店的尺码设定颠覆了消费者的日常认知。以某网红女装店为例,其“00码”标准为身高155cm、体重50kg,而“0码”标准则为身高160cm、体重55kg。

这意味着,只有体重低于50公斤的女性才可能轻松驾驭这些衣服。

对比国家推荐性标准《服装号型(女子)》,这些网红女装的尺码普遍偏小,肩宽、胸围等指标远低于推荐值。在各类体型中,目标身高为160cm的服装需至少达到胸围84厘米、肩宽40厘米、腰围62厘米。

对于主流体型(调研人群占比超70%)的尺码建议中,腰围建议在66到74厘米。而网店的衣服肩宽往往在40cm以下,胸围也窄小得多。

这种尺码设定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一位拥有“平均体重”与“平均腰围”的女性,会被店铺建议穿L(Large)、XL(Extra Large)乃至XXL(Extra Extra Large)的服装。标签上的字母不再反映实际尺寸,而是成为身材的“评判者”。

02

谁在推动尺码缩水?三大幕后推手

为什么女装尺码会越来越小?背后有三大推手:

1. 营销策略:制造“惊喜感”

一位店主在接受采访时直言:“衣服做大了,小码女生不会买;而衣服故意做小,大码女生以为穿不上但实际能穿,就会有惊喜感,反倒能促进购买。”这种利用消费者心理的“逆向营销” 策略,被不少网红品牌采用。

这其实是“虚荣尺码(vanity sizing)”的伎俩——即将原定尺码的衣服往大了做、往小了标,让女性因为自己能穿进更小码的衣服而感到满足。2015年土耳其和美国学者的研究证实,无论消费者的外貌自尊水平如何,穿上“比实际尺寸小”的牛仔裤会让她们觉得自己更瘦、更有吸引力。

2. 成本考量:小码更省钱

制作小码服装能够有效节约成本,降低退货风险。对中小规模服装企业而言,增加尺码范围意味着更高的生产成本和库存压力。

原创女装店铺老板陶鹏透露,每年处理库存时,积压品几乎都是大码。为避免积压、减少退换货,许多店铺直接用尺码筛选客户——体型高大或偏胖的消费者买回去不合适就得退换,小码从一开始就降低了退货风险。

3. 审美绑架:小码等于美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尺码缩小是品牌为迎合当下主流审美趋势所做的调整。杭州中洲女装城新女郎主理人刘伊琳指出,小尺码服装更符合消费者对“显瘦”“身材修饰”的期待。

部分品牌借助网络红人、穿搭博主等渠道,持续输出“小码等于美”的消费暗示,潜移默化地引导用户将小尺码与“好身材”画上等号。

03

被放大的身材焦虑:当穿衣成为心理负担

女装尺码缩水带来的不仅是穿衣困难,更是沉重的心理负担。

22岁的大学生小凡常被“辣妹”风店铺吸引,却始终不敢进店试穿。她坦言网购类似紧身短袖的感受:“穿是能穿的,只是穿的过程不太方便,穿上也让我觉得很没安全感。”

00后女孩小遥的经历更具代表性:试穿期待已久的网购连衣裙时,她发现背后的拉链根本无法拉上。重新查看商品详情页,看到S码模特“身高177cm 体重44kg”的数据后,她沉默了。“我前半辈子穿S码根本没有困难,这两年突然像打开了新世界大门一般。”她感叹道。

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副教授刘秋岑指出,商家尺码越做越小,博主穿小码服装引流,都在加剧普通人的自我怀疑和焦虑——仿佛全网都是模特身材的人,自己穿不进小码衣服就是不健康、不美。

这种焦虑可能导致不健康的减肥行为,甚至发展为进食障碍等心理问题。

04

回归本质:衣服应该服务人,而不是束缚人

《中国妇女报》2023年就“女装尺码越做越小”现象发表评论称,这是在推崇瘦到极致的审美,是在“缩水”本该多样的穿衣自由,是无言中对女生的一种“身材霸凌”。

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衣服应该服务人,而不是束缚人。一味迎合“畸形”审美,用越做越小的尺码去桎梏审美的商家,终会被时代和觉醒的顾客抛弃。

当我们走进商场,面对一排排连十几岁少女都穿不下的“女装”,不禁要问:这些衣服到底是给谁穿的?是设计师不喜欢普通身材的女性,还是市场机制在传递扭曲的价值观?

答案可能藏在消费者每一次购买决策中。当我们拒绝购买那些让身体不适的衣物,当我们在评价中坦陈尺码问题,当我们选择那些尊重多样身材的品牌,市场终会听见声音。

毕竟,真正的时尚从不应让女性感到自己“不够好”,而应让每个人在穿着时感受到:这就是真实的我,而真实本就值得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