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的女装店,挤满了急着尽孝的女儿

发布时间:2025-05-12 02:30  浏览量:4

每年的母亲节,我都如临大敌,因为,会有一大波老顾客带着妈妈们来买衣服。 我的客群是中女为主,所以妈妈们的年龄大多是60+。 这个岁数的中国女性,对于节日馈赠,往往具有惊人的不配得感—— 她们坚决反对、百般推拒,最终也许半推半就接受那么一两样,就算给子女一个面子。 - 这个过程通常耗时良久,今天上午就有一位试穿20多套,每套都坚决不买的妈妈 最后女儿几乎气得要咆哮了,她才勉为其难指着第一套说:“非要买的话,就这两件吧……” 就是这样,女儿们总是被迫用中国式的粗暴来表现孝心…… - 为啥儿女扎堆尽孝,而母亲却羞于接受感谢? 我想,最根本的原因,恐怕是整个社会对“母亲”的要求过于严苛 在母亲节这一天高喊伟大,无非是因为她们在平日付出太多。 上一辈的妈妈,把奉献视为理所应当,甚至在子女成年后,还承担“托举”下一代的义务。 对于偶尔的回报,她们诚惶诚恐,很不习惯。 - 30年后,我们这一代的妈妈,处境有好一些吗? 也许我有点悲观,我感觉,好得有限。 今天的妈妈,仍然和以前一样,无论怎么做,都不会十全十美。 - 一个妈妈如果忙于工作,有人会说,她的小孩真可怜——这种话我听过无数次。 如果经常陪伴孩子,得到的评价是:围着孩子转的女人真可怜,迟早跟社会脱节。 如果她全妆出门,有人会说,她一点心思都放不在孩子身上。 如果穿着普通、疏于打扮,评价又来了:一点自我意识都没有,太不自爱了。 一个妈妈如果严格鸡娃,那是磨灭孩子的天性,只会让他童年充满痛苦。 如果宽松教育,那孩子将来没出息都是你害的…… - 总之,母亲节这一天的赞美越多,子女们的尽孝越扎堆,越说明妈妈们平时过得有多难。 如果真的爱母亲,那就少给这个词赋予宏大意义,少丢给她们一些责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