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女装和男装劈门问题的探讨 才智服装整理
发布时间:2025-04-01 07:33 浏览量:4
对于劈门这一概念,由来已久,历经多少代服装从业人员的讨论和研究。但最终也没有一个像样的答案。现在有网友在我们公众号的留言中又提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单独写一篇博文来讨论一下。
下面和才智服装谈谈各个方面对劈门的研究和使用情况。
一。蒋锡根老师对劈门的研究。
在《服装裁剪疑难解答150例》(蒋锡根著)80页72题中,对劈门的概念作出了阐述,“劈门是服装行业中的术语。它专指前中心线(即叠门线)上端偏进的量,俗称劈势。”劈门是怎么引起的呢,它是由胸部的“综合曲面体”引起的。具体介绍见下图的详细介绍。
上面蒋老师在那个时代,代表了最先进的服装理论。当时蒋老师对劈门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男装的。
二。文化式原型对劈门的研究。
文化式原型称劈门为撇胸,文化式原型认为“撇胸是省的一种形式,将胸省的一部分量转移到领口当中,形成撇胸。”其操作方法就是按住BP点,旋转前片,从而形成撇胸。具体见下图所示。
三是新文化原型对劈门的研究。
新文化原型继承了文化式原型对撇胸的概念,即“撇胸是省的一种形式,将胸省的一部分量转移到领口当中,形成撇胸。”但新文化原型对撇胸的操作方法作出了修正,现在已经不再“按住BP点,旋转前片,从而形成撇胸”,而是直接从胸省中把一部分量分离出来作为撇胸量。具体见下图。
在上图前领窝中的1厘米的胸省量就是作为撇胸量的。
四是小野喜代司(也就是我说的大野)对撇胸的研究
新文化原型对撇胸的操作方法是借鉴小野的研究,所以其结果是一样的,具体见下图。
五是第一代米式原型对劈门的研究
在08年出版的第一代《米式原型》中,米式原型通过立体裁剪和对人体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女人体的劈胸不是在前中心线,劈门只是胸省的一部分的理论。这与新文化和大野原型对劈门原理相统一。具体见下图所示才智服装::754093490:。
六是第二代米式原型《套装。背心。大衣》对劈门的研究
在总结思考了第一代米式原型的基础上,第二代米式原型在提出肩部压力线的基础上,提出了女装中没有劈门的概念。劈门概念只存在于男装中。在第一代米式原型,新文化原型和大野原型中所谓的劈门量是从胸省量中分离出来的一部分,它存在的位置就是前领窝,其所起的作用仅仅是增加了前领窝部位的宽松度,对结构处理不起任何作用。下面探讨这些问题。见下图
上图是男人体和女人体在胸部的比较分析图。在第一代米式原型中已经提出,女人体中的ABCD区域是一个平面,所以劈门不可能在这一区域之内出现,那么只能出现在AB线和CD线上,既然出现在这两条线上,而这两条线的一个端点又是乳点,因此说完全可以和胸省量合二为一统称为胸省量。在男人体中的ABCD区域则是一个曲面,也就是说这个区域中的AB线和CD线是弯曲的,从而前中心线也是弯曲的,所以存在劈门量,而且劈门量存在于前中心线上。
另外第一代米式原型提出了胸圆的概念,这个概念中没有乳间暗省,其实当时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把它轨道胸下暗省中了,在第二代米式原型中而是把它从胸下暗省中分离出来。由于女人体中存在胸颈暗省和乳间暗省,所以在很多款式中,不但不劈门,反而要反劈门。也就是说前肩颈点不但不往外移动,反而往前中心线的方向移动。这样做出来的款式才能避免相应的弊病出现。见下图的举例介绍,(详见《米式原型》196页)。
上面对劈门简单介绍了一下。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劈门理论会越来越科学,越完善才智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