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装夺城:兵不厌诈的破城伎俩

发布时间:2025-03-19 04:47  浏览量:9

说起近代攻城战,多数人的第一反应自然是沃邦攻城法和繁复的工程作业,不过,近代战场上伪装平民诈取城池的战例同样不少,而且,女装在这当中的份量还不轻。

顾汝钰记述太平天国战事的《海虞贼乱志》里提到这么一个战例,讲述了太平军黄文金部如何攻克常熟城。

注意,图中的常熟易手日期系1860年9月16日亦即咸丰十年八月初二,要远远晚于公历5、6月即被太平军攻克的周边各地。

1860年夏初,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而后东进苏南,连克常州、无锡、苏州、昆山、嘉兴等地,一时间常熟人心惶惶,财主纷纷下乡躲避。但到了这年夏末秋初,吃不消乡间“清苦”生活的财主们就又成群结队地回城。

《海虞贼乱志》坦言:

移乡之商富家反多归船,盖因乡间买物不便,房屋低小,居食不如意。闻北山早桂大开,游人稠众,逼家主曰:“夏初说贼,至今秋凉矣,不愿在乡吃苦也。”家主喝阻不住,故纷纷买舟归,适八月初一日,见烧香人杂沓,船船相谓曰:“又见快活景况也,今后死不下乡矣。”

真可谓一语成谶。

夹在这股回城浪潮中的,还有数十名似乎是从水田里过来,想要留宿庙宇的妇女。道士也贪图几个太平钱,留她们住宿了事:

傍晚有少妇数十进西门来,若湖田妇女状,黑布堆头,扳尖花鞋,小袖夹袄,红束腰,手提香篮,上乾元宫向香工求宿庙,香工曰:“庙中神佛诞日则有宿庙,今非其时也。”众妇曰:“本拟佛诞日来,缘身子不净,故许愿至今宵,烦你在师太前说明留夜饭,多出几个太平钱,你酒钱亦敷些。”香工进说,道士笑曰:“管其佛诞不佛诞,他宿庙我进气也,快招引进来,摆台凳端正茶饭便了。”不一时,散步游人及卖东西者都到。黄昏后,香工对众说,“非念佛请归家,闭山门了。”

到了次日上午,情形便骤然为之一变:

次晨南门汛来报县说:“接官亭有怪人,请往盘诘。”时护局勇四十名,系局无饷,权为两县护身,乃饬十勇随往,怪人望见勇,即下船如飞去。勇覆县,适朝饭熟,县尊曰:“且吃饭,俺今天不出衙,你们四散去巡,查获奸细者赏,走脱者罚。”时辰正刻也。予友赵清华同孙耀廷、吴又园于前日入城烧香,宿友家,正在石梅吃茶,闻马兵从西来,意沙勇到也,出读书里观望,已近一箭路,清华曰:“将爷辛苦了。”马上大叫曰:“老子进了城,还什么将爷不将爷!”

“老子进了城,还什么将爷不将爷!”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太平军已经趁机混入城中!此人

把肩上旗一飐,喝声杀,后马齐开枪,三人急转身,清华帽上鹅油结已打脱,幸方进城时,不来追赶,一直大街过老庙,遇曾仲才于香店前,喝声:“妖头走那里!”仲才未及回言,后面步贼赶到向马上说:“此大妖头也,押他到家里去!”遂簇拥推走到寺前牌楼下转北。马贼转南,望县西街直,径上迎恩桥,揪一剃发者问两县有多少勇,胁他引道,遂下桥,走河东街上坊桥,而衢桥亦来马贼,抢上前转东,若认路然。

后文这才道出了太平军的破城伎俩,派人扮做在水田里劳作的乡下妇人,夜宿乾元宫,杀掉道士,而后引军入庙蓄势待发:

盖此贼散作奸细,在城已非一日,昨晚扮作湖田妇女,在乾元宫宿庙,夜半杀道士香工,爬城上山,招党入庙。今闻开枪声,一齐拥出,分半从城上升西门敌楼顶,拽大黑旗走下城,步从马贼,一半由仲雍坟到石梅,叫马夫备马,备一匹骑一匹,将夏间所收鲶鱼口散马尽行骑去。

当然,这种招数洋人也会。

比如说“八十年战争”期间,荷兰人于1591年拿下聚特芬西岸的堡垒,也是玩了套女装把戏。

按照英军第3步兵团的一部早期团史资料汇编,当时,荷军从前来助战的英格兰军人里抽出一批“精力充沛、坚韧不拔的年轻士兵”。

为什么要挑年轻士兵?

大概是怕他们长胡子。

而后将这些人中的大多数打扮成“乡村妇女”,少数人扮成当地男性农民,带上装着鸡蛋、奶酪之类农产品的篮子、包袱,衣服下方还藏着手枪、短剑和匕首。

英格兰“男男女女”们仿佛是进城做买卖的农村夫妇,三三两两地来到聚特芬西岸的渡口,好像是要等待渡船——实际上则是以此为借口,合情合理地集结人员。

接下来便是暴起发难的熟悉剧情,英格兰人替荷兰军队迅速控制了聚特芬西面的堡垒,而后在堡垒里架设30余门重炮,迫使聚特芬投降。

吃了大亏的西班牙人对此自然没什么好脸色,他们直接忽略了这些英格兰人里还有一小半男装人士,干脆利落地将其定义为荷兰人偷奸耍滑,让士兵扮成村妇偷城,还把武器藏在裙底!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