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童星到导演:拍近200部影片,因发胖转行,挑起家庭的生活重担

发布时间:2024-09-08 07:55  浏览量:27

从童星到明星,从演员到导演,从无声片到有声片,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故事片到科教片,郑小秋(1910-1989)出演和导演过近200部影片,为中国电影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郑小秋作为中国电影第一位童星,他的父亲是中国电影事业拓荒者之一的著名导演郑正秋(1889-1935)。

左为郑正秋,右为郑小秋

1923年,郑正秋编剧的《孤儿救祖记》(1923),由他儿子郑小秋等人主演。

这是郑家父子两人从事电影创作的滥觞,开始了他们一生的电影生涯,郑正秋编一生导了64部影片,成为中国电影的奠基人之一。

电影《孤儿救祖记》(1923)剧照,左为郑小秋,右为王汉伦

郑小秋则参演了130部左右的故事片,其中由他主演的有50多部之多,与他合作的演员都是当时红极一时的人物,如胡蝶(1908-1989)、阮玲玉(1910-1935)、张织云(1904-1963)、杨耐梅(1904-1960)、宣景琳(1907-1992)、朱飞(1903-1935)、高占非(1904-1969)、王献斋(1900-1941)等,令他成为家喻户晓的童星。

电影《红泪影》(1931)剧照,郑小秋和胡蝶

郑小秋长大以后,开始转型演小生,和当时红极一时的女影星胡蝶合拍过不少影片。

他的代表作是《啼笑因缘》(1932)、《春蚕》(1933)、《姊妹花》(1934)等。

后来,郑小秋的体型发胖,已经不适合演“小生”角色,于是改行任导演。

电影《春蚕》(1933)剧照,郑小秋和严月娴

解放后,他受命到上海科学教育影片厂任导演。

面对新的工作,他刻苦钻研和学习科技知识,从国内外资料中寻觅科技新题材,与电影和科技界人士反复研究探索,一共拍摄了40多部科教影片,其中多部获得奖励,成为中国电影百余年来的杰出人物。

晚年时的郑小秋和张瑞芳一起参会活动

【在水银灯下度过少年时代】

郑小秋原名郑鸿彬,祖籍广东潮阳县,1910年4月24日出生于上海。

童年时代,郑小秋就随着倾心于文明新戏演出活动的父亲郑正秋在台侧幕后接受着艺术票陶,经常模仿舞台人物的音容笑貌、举止活动,表现出一定的表演天赋。

父亲鼓励他这方面的兴趣爱好,不时让他粉墨登场,在舞台演出中客串些儿童角色。

电影《空谷兰》(1925)宣传照,郑小秋

就这样,他以药风子为艺名(郑正秋艺名为郑药风),开始了最初的艺术生涯。

20世纪20年代初,郑正秋投身影坛,成为明星影片公司的创建人和主要编导。

他坚持艺术应“教化社会”的主张,于1923年创作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正剧长片《孤儿救祖记》,该片历经8个月于1923年拍摄完成。

11岁的郑小秋扮演主要角色孤儿余璞,较好地表达了余璞聪明机智、天真可爱,彬彬有礼的特点。

当影片在上海各大影院放映时,连续月余,场场爆满,《孤儿救祖记》不仅从经济上挽救了明星影片公司的危机,也为中国电影长故事片的创作开创了先例。

电影《孤儿救祖记》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在艺术上较为成热与完整的故事电影。

电影《一个小工人》(1926)剧照,郑小秋

郑小秋也因在《孤儿救祖记》中的成功而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童星,并被聘为明星影片公司的基本演员。

此后,郑小秋又为明星影片公司主演了《苦儿弱女》(1924)、《好哥哥》(1924)、《小朋友》(1925)、《一个小工人》(1926)等影片。

郑小秋在电影《真假千金》(1927)中饰常国英之女装照

尚未脱去稚气的郑小秋,在水银灯下,在繁忙的影片拍摄工作中,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

他被迫中断了正规的学校教育,而为拍摄需要,不断地去进行骑马、武术、游泳、舞蹈、乐器等方面的学习。

直到1928年,他17岁的时候,才在拍片之余进入田汉任校长的上海艺术大学进修二年。

郑小秋

【艺术生涯面临一个转变】

20世纪20年代末期和30年代初期,郑小秋进入青年时代,虽然他的表演技艺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但是,在日益混乱、竞争剧烈的电影界,影片沦为商品,郑小秋也不得不裹入这种商业竞争中去。

1928年《电影月报》 第2期内页,《火烧红莲寺》(1928)宣传页,左下角为郑小秋

这一时期,他为明星影片公司主演了《火烧红莲寺》(1928)、《黑衣女侠》(1928)、《碎琴楼》(1930)、《桃花湖》(1930)、《红泪影》(1931)、《空谷兰》(1934)等数10部无声片。

这些影片,与当时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群众运动脱离甚远,缺乏积极进步的社会作用。

电影《空谷兰》(1934)剧照,中为郑小秋饰14岁的良彦

但是由于编剧郑正秋在艺术创作上具有较深功力,这些影片也得到部分观众的认可,郑小秋也因主演这些影片成为当时的知名影星。

1932年,郑小秋参加了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的有声片《啼笑因缘》,担任主角。

电影《啼笑因缘》(1932)剧照,郑小秋和夏佩珍

由于编导张石川(1891-1953)在这部影片中大肆渲染了所谓“公子”“佳人”的“佳话”,冲淡了小说原著中对军阀暴行的暴露,使得抗日热情高涨的观众深为不满。

《啼笑因缘》不仅没有赚线,反而使明星影片公司经济上更为窘迫。随着公司发岌可危的状况,郑小秋的艺术生涯也面临着一个严重关头。

电影《啼笑因缘》(1932)剧照,郑小秋和胡蝶

1932年夏,夏衍(1900-1995)等左翼人士受聘参加明星影片公司担任编剧顾问后,“明星”的创作面目一新,也为郑小秋带来新的艺术生机。

【挑起一家人的生活重担】

1933年,郑小秋在夏衍根据茅盾(1896-1981)所著同名小说改编的《春蚕》中,塑造了一个敢于冲破封建迷信观念、富有反抗精神的农村青年多多头的形象。

电影《春蚕》(1933)剧照,左为郑小秋,右为龚稼农

他那质朴、自然、真实的表演,与影片浓郁的现实主义风格融洽地结合在一起。

《春蚕》是左翼文学创作搬上银幕的首次尝试,公映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受到舆论界的好评。

抗战时期,已由童星成为著名影星的郑小秋在父亲的影响下,全心投入抗日救亡文艺工作。

电影《春蚕》(1933)剧照,左起:严月娴、龚稼农、郑小秋

郑小秋在上海《申报》发表的《中国人的志气》一文中说:“我们要记住祖宗血染战袍,魂断沙场的壮举,今天面对凶恶的侵略者,我们要用自己的意志挺起了中国脊梁,凝聚中华民族的伟力,把侵略者的脊骨打断。”

电影《姊妹花》(1934)剧照,郑小秋和胡蝶

《姊妹花》是郑正秋在左翼电影工作者影响下编导的一部优秀影片。郑小秋与著名影星胡蝶、宣景琳主演了这部影片。

片中,他饰演一个忠厚老实的农村穷木匠桃哥,较好地表现了中国农民勤劳淳朴的性格和在厄运中挣扎的悲惨生活。

《姊妹花》的编、导、演都比较出色,受到观众欢迎,在上海新光大戏院公映时,创造了连映60余天的票房纪录。

电影《姊妹花》(1934)剧照,郑小秋和宣景琳

1935年,《姊妹花》参加了苏联国际电影节,在欧洲一些国家放映,同样受到好评。

后来的《中国电影发展史》评论《姊妹花》:“表演都很出色,这是胡蝶从事银幕生活以来比较成功的一次扮演。扮演母亲的宣景琳和扮演木匠的郑小秋也很称职。”

这部影片是郑正秋后期创作的代表性作品,也是郑小秋表演创作中重要的一页。

电影《自由之花》(1932)剧照,郑小秋和胡蝶

郑正秋在完成《姊妹花》之后,身体日渐衰弱,病魔缠身,但他仍然坚持工作。

在1934年勉强完成了《再生花》(1934)与《女儿经》(1934)的一个拍摄片段,同时对《热血忠魂》(1935)影片做了部分工作,于1935年7月16日病逝,年仅47岁。这也是郑小秋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

电影《桃花湖》(1930)剧照,左为郑小秋,右为蔡楚生

郑小秋悲痛万分,但他没有消沉。作家田汉(1898-1968)来访,他含泪说:“先父未走完的路,我会继续走,一直走到尽头!”

从此,他不仅要挑起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同时开始从表演创作转向导演创作。

郑小秋后来回忆说:“我的第一部戏是在父亲导演的《再生花》中做助导。”

郑小秋(左二)和弟妹合影

1936年开始,郑小秋担任张石川的助理导演、副导演。拍摄了《女权》(1936)、《压岁钱》(1937)、《董小宛》(1939)等影片,其次是“大同”的《夜明珠》(1939)、《夫妇之道》(1941)、《无花果》(1941)以及“华影”的《逃婚》(1943)、《来日方长》(1944)等。他在创作思想上受到张石川的一些影响。

电影《健美之路》(1933)剧照,郑小秋和徐琴芳

【难以摆脱个人生活的掣制】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明星影片公司停业,郑小秋全家避居租界。次年,大同摄影场筹办时,郑小秋被聘为导演。

1940年,“大同”改组为国华影业公司,郑小秋继续受聘,并兼任金星影片公司导演。

这时期,他开始独立导演、拍摄了《碧玉簪》(1940)、《惜分飞》(1941)、《金玉满堂》(1942)等影片,还与张石川联合导演了一些影片。

郑小秋

1941年,他与张石川为金星影片公司合作导演了于伶(1907-1997)根据自己的同名话剧改编的《花溅泪》(1941),影片以“八·一三”后的上海为背景,描写了一群舞女在日伪统治下受尽欺凌,从血泪中觉醒起来的故事。

在那个年代,《花溅泪》在一定程度上传达了作者忧国忧民、抵抗侵略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意义。

电影《花溅泪》(1941)宣传广告

总的说来,在国难当头的中国,郑小秋的艺术创作难以摆脱个人生活的掣制和世俗的纠缠干扰,他为此深感苦闷。

当“国华”并入中华联合制片公司后,他逐渐减少了拍片工作,直至辍业在家。

抗战胜利以后,1946年7月,旧明星影片公司资方在香港筹组大中华电影企业公司,郑小秋经同乡介绍去港,在“大中华”导演了朱石麟(1899-1967)编剧的《秋水伊人》(1947)。

电影《秋水伊人》(1947)香港DVD版封套

8个月后,“大同”在沪复业,郑小秋返回上海,与洪深(1894-1955)联合导演了欧阳予倩(1889-1962)编剧的《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姊妹劫》(1948)。

不久,又导演了吴仞之(1902-1995)编剧的《欢天喜地》(1949)和田汉编剧的《二百五小传》(1949)。

与一些进步电影工作者的接触和创作上的合作,使郑小秋这一时期的导演创作增强了现实主义色彩,具有较深刻的社会教育意义。

电影《二百五小传》(1949)中国版海报

【猝死在分配给他的工房门口】

新中国成立后,从1953年起,郑小秋到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担任导演。

面对新片种的创作课题,他怀着新旧社会两重天的强烈对比感受,以诚挚的事业心和旺盛的工作热情,上山下乡,深入工厂、学校,拜工农为师,向专家讨教。

从1952年到1966年,郑小秋导演了《防治血吸虫病》、《麻疹的护理》等40来部科教片。

其中,《水土保持》(与方徨联合导演)曾获威尼斯电影节奖;《中国武术》曾获第一届电影“百花奖”荣誉奖;《保养耕牛》、《粮仓典范》等片获文化部颁发的为农业服务奖;《怎样写好毛笔字》、《人工繁殖家鱼》等片受到广大工农观众和青少年的喜爱。

纪录片《中国武术》宣传照

1966年开始的动乱中,郑小秋也遭到诬陷迫害,身心受到严重擢残。可他热爱电影的那颗心依然让人敬佩。

当时,郑小秋连看电影的资格也被剥夺了。有一天电影厂放映《舞台姐妹》(1964),郑小秋不顾禁令,趁放映间灭灯之后溜进去站在角落里观看。

后来被人发现了,结果为此又对他专门开一场批判会。

电影《姊妹花》(1934)剧照,郑小秋

在他的晚年,方方面面对他的关怀和照顾可以说是不够的。

他自己屡次在厂里对领导表态:希望能在有生之年拍摄几部重大题材的科教片。

他说:“我搞了一辈子电影,无法割断我对电影的感情,我做梦也想再搞些科教片!”

1989年的9月13日,家人发现郑小秋猝死在田林新村新分配给他的工房门口,享年80岁。

2005年,上海电影家协会和上海福寿园为郑正秋和他的儿子郑小秋在他们陵寝地塑像,建了一个电影世家父子纪念广场,供人们凭吊。

中年的郑小秋

标签:

外部推荐